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3日至本週10日下跌561.40點(-6.624%);德國市場下跌1154.66點(-5.317%);法國則是下跌472.96點 (-6.224%)。
本週歐洲股市經歷劇烈波動,主要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數貿易夥伴暫緩實施新關稅的影響。此舉引發市場暴跌後強烈反彈,歐洲主要指數出現顯著上漲。 道瓊歐洲 Stoxx 600 指數上漲 3.70%,收於 487.28 點,創下自 2022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德國 DAX 指數上漲 4.53%,法國 CAC 40 指數上漲 3.83%,英國 FTSE 100 指數上漲 3.04%。金融服務類股領漲,銀行類股指數上漲 5.15%,工業產品服務類股指數上漲 4.96%。 儘管市場出現反彈,投資者仍需關注潛在風險。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至 125%,中國則以 84% 的報復性關稅回應,顯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仍未解除。此外,歐洲企業仍面臨供應鏈中斷和成本上升的挑戰。例如,Barry Callebaut 因可可價格波動下調銷售預測,股價下跌 23.8%;Tesco 發布盈警,股價下跌 6.9%。總體而言,雖然短期內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長期不確定性仍存。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貿易政策發展和企業財報,謹慎評估投資風險。
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歐元兌美元匯率強勢上揚,從1.07區間一路突破至1.13,單週漲幅超過5%,創下一年新高。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可能延後降息時點,而美國經濟數據疲弱則壓抑美元表現。技術面顯示歐元突破關鍵阻力位,若能穩站1.13之上,短線將有望挑戰1.14整數關卡,1.12為首要支撐。整體而言,歐元近期走勢轉強,投資人應持續關注歐美央行政策與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3日至本週10日S&P500下跌128.47點(-2.381%)、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下跌952.27點(-2.349%)、Nasdaq指數下跌163.30點(-0.987%)。
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美國股市經歷劇烈震盪,主要受到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的影響。4月10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014.79點(-2.50%),收報39,593.66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88.85點(-3.46%),收報5,268.05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737.66點(-4.31%),收報16,387.3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7.97%,顯示科技股受創尤甚。市場對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感到擔憂,擔心中美貿易戰升級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持久損害。此外,半導體類股遭到拋售,輝達大跌5.9%,英特爾下跌7.7%。大型銀行股如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銀行等也收跌。儘管川普聲稱即將就關稅達成首份協議,但市場情緒仍然不安。投資者擔心若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將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持久損害。橋水創始人達利歐表示,本週全球市場的巨震給投資者留下了創傷、震驚或恐懼的情緒,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對美國可靠性的心理和態度。總體而言,市場迅速從興奮轉為不安,投資者需密切關注貿易政策發展和企業財報,謹慎評估投資風險。
本週美元指數(DXY)顯著下跌,從103.03下降至100.93,跌幅近2%,創下自2024年10月以來的新低。此走勢主要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的影響,市場擔憂貿易戰升級可能拖累美國經濟,削弱美元的避險地位。此外,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下滑0.1%,增強了市場對美聯儲可能降息的預期,進一步施壓美元。儘管美元指數在4月9日短暫反彈至103.03,主要因川普宣布對多數國家暫緩關稅90天,但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仍在,美元指數隨後再次下跌。總體而言,美元指數本週的下行反映出市場對美國貿易政策和經濟前景的擔憂,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動向,以評估其對美元走勢的長期影響。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3日至本週10日,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18.37點(-3.542%)、日經指數下跌126.93點(-0.365%)、韓國指數下跌41.64點(-1.675%)、恆生指數下跌2168.03點(-9.488%)、台灣加權數下跌2298.19點(-10.791%)。
亞洲股市本周以下跌居多,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亞洲股市整體呈現劇烈震盪的格局,主要受到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的重大政策影響,導致市場情緒迅速轉為悲觀。此舉引發亞洲主要股市同步下挫,特別是出口依賴程度較高的經濟體如台灣、日本和韓國更是首當其衝。台灣
加權指數於4月7日單日暴跌2065點,跌幅達9.7%,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市場驚恐性拋售尤以半導體與電子權值股為主。香港恆生指數同日亦大跌13.2%,跌破20,000點大關,反映出中資與科技股對美中貿易局勢的高度敏感。日本日經225指數一度下挫2.6%,主要科技與半導體相關個股遭到沉重拋售。韓國KOSPI指數同樣承壓,當日跌幅達5%。然而,市場在4月10日出現強勁反彈,主要受到川普政府宣布對多數貿易夥伴暫緩關稅90天的利多消息提振。日本股市隨即大漲9.1%,韓國、澳洲等市場也同步回升。市場短線對貿易戰全面升溫的擔憂稍有緩解,資金趁低進場承接跌深個股。儘管如此,投資人對於未來貿易政策走向仍高度不確定,尤其是美中雙方是否會進一步升級關稅報復措施仍待觀察。整體而言,本週亞洲股市受到政策風險主導,短期波動劇烈,反映出區域市場對國際政經變數的高度敏感,後續建議持續關注政策變化與全球供應鏈動態。
貨幣市場方面,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亞洲貨幣市場受到美國貿易政策變動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波動。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導致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美元指數下跌,亞洲貨幣普遍走強。其中,日元因避險需求上升而升值,美元兌日元匯率下跌0.5%;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出現升值,週三收盤報33.002元,較前一交易日升值0.5分。然而,人民幣則因中國人民銀行放寬匯率控制,跌至17年來新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升至7.3499元。
原油市場
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油價大幅下跌。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從每桶66.95美元下滑至60.07美元,跌幅約10%;布倫特原油期貨則從70.14美元降至63.33美元,跌幅約9.7%。這一波跌勢主要受到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的影響,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進而壓抑原油需求預期。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盟友(OPEC+)宣布自5月起每日增產41.1萬桶,供應增加的預期進一步加劇市場對供需失衡的擔憂。儘管美國原油庫存出現下降,但整體市場情緒仍偏向悲觀。在此背景下,市場交易量激增,4月7日布倫特原油期貨與選擇權的交易量創下疫情以來新高,達到406.7萬份合約,顯示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總體而言,受貿易政策變動與供需基本面影響,原油市場短期內面臨下行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與政策動向,以評估未來油價走勢。
黃金
2025年4月3日至4月10日,黃金期貨市場表現強勁,價格再創歷史新高。4月10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6月黃金期貨收盤上漲3.2%,至每盎司3,177.5美元,創下收盤歷史新高。現貨黃金價格也突破4月3日的高點,達到每盎司3,176.43美元。這一漲勢主要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的影響,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投資者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此外,美元指數下跌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也推動了金價上漲。分析師預計,隨著經濟進入緩慢增長期,利率最終將會下滑,進一步推高金價。市場普遍預期金價可能在月底之前達到每盎司3,200美元,甚至更高。總體而言,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在當前全球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