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24日至本週1日上漲89.40點(1.063%);德國市場上漲432.47點(1.960%);法國則是上漲91.09點 (1.214%)。
截至2025年5月初,歐洲市場呈現出強勁但充滿挑戰的局面。歐元區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0.4%,超出預期的0.2%,主要受益於愛爾蘭(3.2%)和西班牙的強勁表現。儘管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增長較為溫和,但整體經濟表現仍優於美國,這是三年來首次出現此情況 。 然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歐洲企業的擔憂,特別是在汽車、奢侈品和運動用品等行業。這些行業的公司可能面臨利潤率下降的風險,進而影響整體企業獲利預期 。此外,歐洲房地產市場的復甦也受到挑戰。根據MSCI的報告,2025年第一季歐洲房地產交易量同比下降11%,總額為410億歐元。儘管德國市場表現強勁,但整體市場仍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債券市場波動的影響 。總體而言,歐洲市場在2025年初展現出韌性,但仍需面對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和市場反應,以調整投資策略。
截至2025年5月初,歐元兌美元匯率呈現震盪走勢,主要受到歐元區經濟數據強勁與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交互影響。本週,歐元兌美元匯率在1.128至1.142之間波動,5月2日報1.129,較上週略有回落。儘管歐元區首季GDP成長率達0.4%,優於預期,且歐洲央行持續降息以刺激經濟,但美國方面,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近期經濟數據的改善,提振了美元,對歐元形成壓力。此外,歐元兌英鎊匯率也出現波動,5月1日報0.8499,反映出市場對英國與歐盟關係的關注。分析師指出,若全球不確定性上升,歐元可能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升至0.88英鎊。總體而言,歐元近期表現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歐洲經濟復甦、美國政策走向及全球貿易局勢。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及歐洲通脹數據,以判斷歐元未來走勢。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24日至本週1日S&P500上漲119.37點(2.176%)、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上漲659.56點(1.645%)、Nasdaq指數上漲544.70點(3.173%)。
截至2025年5月初,美國股市在經歷4月初的劇烈震盪後,顯示出強勁的反彈勢頭。本週,受惠於科技巨頭微軟與Meta優於預期的財報,主要指數連續上漲。其中,微軟股價因雲端與AI業務表現強勁而上漲7.6%,Meta則因AI廣告工具推動營收超預期,股價上漲4.2% 。然而,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儘管總統川普宣布90天的關稅暫停,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令投資者擔憂。分析師指出,市場的反彈主要來自估值回升,而非基本面改善,未來可能面臨再次下跌的風險 。此外,企業對關稅影響的擔憂也在加劇,通用汽車已下調2025年獲利預測,預計關稅將造成40至50億美元的損失 。 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報告與通脹數據,以評估聯準會的政策走向。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在5月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但對6月降息的預期已降至67% 。總體而言,儘管短期內市場表現強勁,但在政策與經濟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截至2025年5月初,美元指數(DXY)在連續四個月下跌後出現反彈,5月1日收於100.25,創下兩週新高,週漲幅約0.5% 。這一反彈主要受到市場對美中貿易談判可能取得進展的樂觀情緒,以及總統川普宣布暫停部分關稅的消息影響 。儘管美元短期內走強,但美國經濟基本面仍顯示疲弱。第一季GDP年化下滑0.3%,為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萎縮,主要原因是企業為躲避即將實施的關稅而提前進口,導致貿易逆差擴大 。此外,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24.1萬人,創下兩個月新高,顯示勞動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於6月開始降息,全年可能降息達100個基點,這限制了美元的上行空間 。技術面分析顯示,DXY目前在100.00附近徘徊,短期支撐位在99.68,阻力位則在100.37和101.25之間 。總體而言,美元指數的短期反彈主要受到政策消息和市場情緒的推動,但經濟基本面的疲弱和降息預期可能限制其進一步上漲。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和通脹數據,以評估美元未來的走勢。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24日至本週1日,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8.26點(-0.554%)、日經指數上漲1006.23點(2.872%)、韓國指數上漲34.28點(1.359%)、恆生指數上漲209.65(0.957%)、台灣加權數上漲756.22點(3.882%)。
截至2025年5月初,亞洲股市在經歷4月初的劇烈震盪後,逐步回穩並展現韌性。儘管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市場對於中國與美國可能重啟談判的消息感到樂觀,帶動區域股市反彈。MSCI亞太指數本週上漲0.1%,日本日經225指數上漲1.1%,而香港?生指數亦有不錯表現。中國方面,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壓力,政府持續推出刺激措施以穩定經濟。政治局表示將「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並計劃設立新的貨幣工具和政策性融資工具,以促進科技、消費和貿易的發展。 在貨幣政策方面,亞洲多國央行展開降息循環,以應對全球需求放緩和通脹壓力。菲律賓央行已連續三次降息,總計下調75個基點;泰國預計將進一步降息25個基點。這些措施有助於支撐內需和投資,特別是在出口面臨挑戰的情況下。此外,亞洲貨幣表現強勁,投資者對新加坡元、印度盧比、泰銖和菲律賓比索等貨幣持續看好。這反映出市場對亞洲經濟基本面的信心,尤其是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總體而言,亞洲市場在面對外部壓力時展現出相對的穩定性。儘管短期內仍需關注美中貿易談判進展和全球經濟走勢,但亞洲地區的政策彈性和內需潛力為市場提供了支撐。
截至2025年5月初,亞洲貨幣市場呈現分化走勢,投資者對區域貨幣的看法趨於樂觀,主要受到美元走弱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的影響。根據路透社的調查,市場對新加坡元、印度盧比、泰銖和菲律賓比索的多頭部位增加,對韓元、台幣和馬來西亞令吉的看法也轉為正面,為去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此情況。菲律賓比索因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4月升值2.6%,多頭部位達到去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新加坡元和台幣則受益於貿易順差和資金流入,表現穩健。日圓方面,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下調經濟成長預測,導致日圓兌美元匯率下跌0.8%,至144.23,為4月中以來最低水平。澳洲和紐西蘭央行則因通脹壓力上升,可能推遲降息計劃,支持了澳元和紐元的匯率。總體而言,亞洲貨幣市場短期內受益於美元走弱和風險情緒改善,但未來走勢仍需關注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和通脹數據,以及亞洲各國央行的政策動向。
原油市場
截至2025年5月初,國際原油市場呈現震盪整理格局,主要受到供需前景不明朗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影響。5月1日,布蘭特原油收報每桶62.04美元,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收報59.73美元,雙雙較前日小幅上揚,但仍處於年內低位。4月整體而言,布蘭特與WTI分別下跌15%與18%,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市場疲弱主要源於全球經濟放緩與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國際能源署(IEA)將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測下調至每日73萬桶,為五年來最低增速。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其需求增長預期因貿易戰可能持續而面臨下行風險。供應方面,沙烏地阿拉伯表態不再支持進一步減產,並準備承受低油價以維持市場份額。OPEC+成員國計劃於5月5日召開會議,討論未來產量政策,市場預期可能加速增產。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購買伊朗原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增加供應中斷風險,短期內對油價形成支撐。總體而言,原油市場短期內仍將受制於需求疲弱與供應增加的雙重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OPEC+會議結果及全球經濟數據,以判斷油價走勢。
黃金
2025年4月24日至5月1日, 截至2025年5月初,黃金市場出現明顯回調。繼4月22日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後,現貨金價於5月1日下跌至約3,211美元,創下兩週新低,週跌幅超過2%,為兩個多月來最差表現。此一走勢主要受到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美國總統川普釋出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以及中國市場因勞動節假期休市等因素影響 。儘管短期內金價下跌,但長期基本面仍具支撐力。2025年第一季,全球黃金ETF流入量達552公噸,年增170%,為2022年以來最高水準,顯示投資者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強勁 。不過,央行購金量較前季減少21%,而中國與印度的珠寶需求亦因高價而下滑 。技術面分析顯示,金價在3,500美元處遇到強阻力,可能進入修正階段。若跌破3,200美元,下一支撐位可能在3,000美元;反之,若突破3,500美元,則有望挑戰3,800美元 。總體而言,黃金市場短期內可能持續震盪,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通脹數據及聯準會政策動向,以判斷金價未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