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1日至本週8日上漲34.81點(0.410%);德國市場上漲855.71點(3.804%);法國則是上漲100.57點 (1.324%)。
截至2025年5月首週,歐洲股市展現出強勁反彈力道,主要受惠於歐元區經濟數據優於預期、科技股與出口類股表現亮眼,以及市場對歐洲央行後續貨幣寬鬆政策的期待。多項利多交織,推動主要指數連續上漲,市場風險情緒明顯改善。歐元區第一季GDP年增率達0.4%,不僅優於預期的0.2%,更首次超越美國經濟成長速度,顯示區內復甦動能增強。愛爾蘭、西班牙等國表現尤為突出,而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雖增長有限,但也未拖累整體表現。這帶動市場對歐洲成長前景的信心回溫。股市方面,科技、製藥與汽車產業表現領先,特別是出口導向型企業受惠於歐元走軟與全球貿易環境的短期穩定。此外,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於第三季進一步降息,為企業融資成本帶來利多。不過潛在風險仍不容忽視。川普政府針對歐洲汽車與奢侈品的新關稅威脅尚未完全解除,企業獲利預期可能受到抑制。此外,房地產市場交易低迷與通膨仍高企,也成為中期壓力來源。整體而言,歐洲市場在經濟與政策面雙重支持下短線轉強,但中長期仍需警惕政策變數與外部衝擊。投資人宜保守樂觀、謹慎布局。
截至2025年5月首週,歐元兌美元呈現震盪偏弱走勢,從1.142高點回落至5月2日的1.129附近,主要受到美國經濟數據回溫與市場避險需求下降的影響。儘管歐元區第一季GDP成長優於預期(年增0.4%,季增0.3%),一度激勵歐元走強,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90天暫停部分關稅、釋出貿易談判可能重啟的訊號,使美元需求回升,抑制歐元上行空間。此外,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即將降息的預期也對歐元造成壓力。雖然歐元區通膨逐步回落,但內需仍疲弱,尤其在義大利與德國的製造業表現仍未明顯改善下,ECB釋出更強烈的寬鬆政策訊號。技術面上,歐元兌美元短線支撐位落在1.126附近,若跌破恐回測1.120;而上方阻力則在1.135至1.14之間。整體而言,歐元走勢短期內將受到美國就業數據與通膨指標的主導,市場將持續關注歐美貨幣政策落差與貿易局勢變化。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1日至本週8日S&P500上漲59.80點(1.067%)、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上漲615.49點(1.510%)、Nasdaq指數上漲217.40點(1.227%)。
截至2025年5月首週,美國股市整體延續4月底的強勁反彈走勢。標普500、那斯達克與道瓊工業指數本週全面上揚,主因來自科技股財報利多、美中貿易談判釋出和緩訊號,以及聯準會(Fed)維持利率不變並暗示未來有降息空間。科技巨頭表現為本週亮點。微軟與Meta公布的財報皆遠優於預期,特別是在AI與雲端業務的成長動能,使得科技板塊推升那斯達克指數大漲超過3%。輝達與蘋果等權值股亦出現資金回流現象,投資人對第二季企業盈餘表現信心回溫。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對中國、歐洲與墨西哥的新關稅實施90天,令原本緊張的貿易局勢出現喘息空間,進一步提振風險性資產表現。此舉也減緩市場對企業供應鏈成本上升的擔憂,對出口導向型企業形成利多。聯準會於5月會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在5.25%-5.50%,並強調「需觀察更多數據後再行動」。市場解讀為偏鴿派,6月降息機率上升至近70%。投資人正關注下週公布的非農就業與CPI數據,以判斷通膨是否繼續回落。儘管短線上股市氣氛樂觀,但部分策略分析師提醒,本波反彈主要由估值回升與市場情緒驅動,若經濟數據未能延續改善,仍可能引發震盪。總體而言,美股目前處於技術性強勢格局,但後續仍需留意經濟放緩與政策轉向的潛在風險。
截至2025年5月首週,美元指數(DXY)出現溫和反彈。本輪反彈主要受到市場風險情緒改善、避險需求降溫,以及美國經濟數據略優於預期的帶動。川普政府宣布暫緩部分關稅實施90天,使貿易緊張情勢短暫降溫,美元因此獲得一定支撐。此外,儘管聯準會在5月FOMC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並釋出偏鴿訊號,市場仍對其未來降息幅度與時點持觀望態度。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上升至24.1萬人,顯示勞動市場開始降溫,但消費與核心通膨仍具韌性,短期內限制美元進一步走弱的空間。技術面顯示,美元指數在100關口附近有強勁支撐,若未來公布的非農就業與CPI數據強勁,DXY可能重返101上方;反之,若數據疲弱並確認Fed六月降息,美元恐再度測試99區間。整體而言,本週美元指數呈現震盪築底格局,後市走勢將由經濟數據與政策預期主導。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1日至本週8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72.97點(2.225%)、日經指數上漲1390.62點(3.858%)、韓國指數上漲22.87點(0.895%)、恆生指數上漲656.51(2.968%)、台灣加權數上漲308.37點(1.524%)。
截至2025年5月首週,亞洲股市在國際市場氣氛回暖的帶動下,普遍呈現上漲走勢。投資人情緒受惠於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暫時緩解、美元走弱,以及中國與區域內各國持續實施寬鬆政 策支持經濟復甦。日本股市表現相對穩健。雖然日本央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下調經濟成長預測,但日圓貶值有利出口股表現,電子與汽車類股成為市場領漲主力。投資人預期日銀仍將維持寬鬆立場,有利中期資金面。中國市場雖逢五一連假交易日縮短,但政策面利多持續支撐市場情緒。政治局最新會議強調「鞏固經濟與社會穩定」,並預告將推動新一輪刺激措施,包括加大政策性融資、支持科技與新能源產業,這些訊號提振市場對下半年復甦的期待。滬深股市表現震盪偏強,市場重點觀察即將公布的貿易與通膨數據。南韓與台灣市場表現亦正向,特別是台股受惠科技權值股上漲以及外資回補。韓股則受AI與半導體板塊帶動,KOSPI本週也上漲。整體而言,亞洲市場短期內展現相對韌性,但仍須關注全球經濟數據表現與地緣政治變化。若美中談判持續回穩,並伴隨區域內政策寬鬆延續,亞股仍具上行空間。惟中期風險如全球需求放緩及原物料波動,仍不容忽視。
截至2025年5月首週,亞洲主要貨幣整體表現穩健,多數貨幣對美元呈升值走勢,主要受惠於美元指數回落、區域經濟政策支撐及市場風險情緒回穩。新台幣、新加坡元、泰銖與菲律賓比索等貨幣表現尤為強勁,反映投資人對亞洲基本面信心逐步回升。根據路透調查,投資人對亞洲貨幣的多頭部位明顯擴大,為去年10月以來最樂觀。菲律賓比索因通膨穩定與央行連續降息帶動資金流入,成為最受青睞貨幣之一;新加坡元則受惠於貿易盈餘與資金回流;台幣則因科技業出口暢旺而受資金支持,週內升破31.6元兌1美元。不過,日圓仍處弱勢,受制於日本央行維持低利率與經濟前景不明,兌美元跌至144.2,為4月中以來低點。展望後市,亞洲貨幣短期內將受美國非農數據與通膨結果影響,若Fed加速轉鴿,將進一步支撐區域貨幣走強。投資人宜密切關注各央行政策與國際資金流向變化。
原油市場
截至2025年5月9日,國際原油市場呈現震盪走勢,主要受到供需失衡、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市場情緒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5月8日,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2.8%,收報每桶62.84美元;西德州中質原油(WTI)上漲3.2%,收報59.91美元,主要受益於美中即將重啟貿易談判的樂觀預期 。然而,整體市場仍面臨供過於求的壓力。OPEC+於5月初決定加速增產,計劃在4月至6月期間每日增加近100萬桶的產量,導致油價在5月初跌至四年來低點 。儘管如此,市場短期內仍呈現供應緊張的跡象,特別是在夏季用油高峰期來臨之際,布蘭特期貨曲線出現罕見的「微笑形」結構,即近期合約價格高於遠期合約,反映出市場對短期供應的擔憂 。在供應方面,沙烏地阿拉伯近期推動OPEC+成員國增加產量,並強調市場基本面健康,顯示其對市場穩定的承諾 。此外,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如Diamondback Energy警告,由於油價低迷和市場波動,頁岩油產量可能下降,該公司已計劃減少鑽井數量和資本支出 。地緣政治方面,美國財政部於5月8日對中國煉油商河北鑫海化工集團及其在東營港的三家港口運營商實施制裁,指控其違反對伊朗石油的制裁規定 。此舉可能進一步限制伊朗原油出口,對市場供應產生影響。總體而言,原油市場短期內可能繼續呈現震盪走勢,投資者需密切關注OPEC+產量政策、美中貿易談判進展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以評估油價未來走勢。
黃金
截至2025年5月9日,黃金市場持續呈現震盪整理格局。繼4月22日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後,金價近期回落至3,200美元至3,300美元區間。5月8日,現貨金價收報每盎司3,277.67美元,週跌幅約0.8%,主要受到美英達成貿易協議及美中重啟談判的消息影響,降低了黃金的避險需求。儘管短期內金價出現回調,但長期基本面仍具支撐力。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球黃金需求達1,206公噸,為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黃金ETF流入量年增170%,達552公噸,顯示投資者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強勁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六個月增加黃金儲備,並放寬主要銀行的黃金進口配額,以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 。技術面分析顯示,金價在3,200美元附近有強勁支撐,若跌破此水平,可能回測3,150美元;而上方阻力則在3,350美元至3,400美元之間。總體而言,黃金市場短期內可能持續震盪,但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仍將保持強勁。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以判斷金價未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