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26日至本週3日上漲87.60點(1.003%);德國市場上漲284.83點(1.204%);法國則是上漲197.24點 (2.610%)。
截至2025年7月4日,歐洲主要股市延續反彈走勢,市場情緒明顯改善。英國FTSE 100指數本週小幅上漲,德國DAX指數表現較為強勁,連續多日收高,法國CAC 40指數亦同步走升。推動市場上漲的主因包括歐洲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企業財報持續釋出正面訊號,以及投資人對全球通膨壓力緩解的樂觀情緒。
歐元區最新公布的6月CPI年增率放緩至2.5%,低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持續回落,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歐洲央行可能於下半年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此外,歐元區失業率維持低檔,顯示勞動市場穩健,對消費信心構成支撐。企業方面,歐洲大型製造業及科技股表現亮眼,特別是半導體、自動車與綠能相關產業,受到美國與亞洲市場帶動需求回升。能源板塊受國際油價震盪影響,表現相對平淡。展望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歐洲央行官員的後續談話,預期市場波動度將上升,但整體風險偏好有望持續回暖。建議投資人短線仍可持續關注歐洲成長型與高股息標的,靈活調整部位應對潛在變數。
截至2025年7月4日,歐元兌美元匯率本週呈現震盪走勢,整體維持在1.07至1.08區間整理。歐元區6月CPI年增率回落至2.5%,進一步鞏固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年內可能再次降息的預期,對歐元形成一定壓力。不過,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參差,美元指數高檔震盪,對歐元帶來部分支撐。歐元區勞動市場穩健,加上能源價格持續回穩,有助於提升區內消費信心。然而,投資人對歐元後市仍持謹慎態度,美國優於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後,歐元曾一度下挫,但市場很快回歸冷靜。市場靜待ECB官員發言指引下一步政策走向。短期內,歐元走勢將受制於全球經濟數據與央行政策訊號的交互影響。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26日至本週3日S&P500上漲138.33點(2.253%)、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上漲1441.69點(3.323%)、Nasdaq指數上漲433.19點(2.148%)。
截至2025年7月4日,美國主要股市持續走高,標普500與納斯達克再創歷史新高,道瓊指數亦表現強勁。受惠於良好的經濟數據與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投資人信心持續提升。美國最新公布失業率及非農就業人口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勞動市場韌性依然充足,支撐消費與企業投資意願。市場對聯準會未來政策走向的憂慮有所緩解,對降息的期待進一步推升風險性資產表現。板塊表現方面,科技股依舊是市場主力,人工智慧、半導體與雲端運算相關企業股價持續攀升,AMD、NVIDIA等個股表現亮眼。傳統工業與金融板塊也有所反彈,能源股則因油價持續走高而表現不俗。特斯拉憑藉Robotaxi上線消息吸引市場目光,但仍受制於政治與市場波動。展望未來,投資人需密切關注接下來的數據,包括通膨數據以及7月9日貿易關稅談判的最新進展。第二季財報季也將陸續登場,預料將帶來新的市場催化劑。整體而言,美股短線維持多頭格局,但建議投資人保持警覺,靈活調整部位以應對潛在市場波動。
本週美元指數(DXY)整體呈現弱勢走跌,但受強勁美國就業數據支撐短線轉強。截至7月4日,美元指數微升至約97.13,但本週累計仍下跌約0.8%,月度回落近1.6%至1.8%。主要原因包括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降息的預期增加,以及美國龐大財政赤字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引發避險貨幣拋售壓力。根據即時報導,美元一度跌至3.5年低點,反映市場對美債與Fed獨立性持續擔憂。然而,週末公布的6月非農新增職位達147,000人,大幅優於市場預期,使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短暫反彈,日內漲幅約0.4%,同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亦上升,顯示市場對Fed維持高利率立場仍抱有信心。整體來說,儘管短期數據提供支撐,但美元中期仍面臨降息與財政壓力挑戰。展望未來,除密切觀察非農及ISM製造業指數外,推特關稅決策與稅改法案的最新進展,也將為美元走勢帶來新變數。投資人宜謹慎應對。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26日至本週3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12.70點(0.368%)、日經指數上漲38.00點(0.095%)、韓國指數上漲36.71點(1.192%)、恆生指數下跌255.46(-1.050%)、台灣加權數上漲220.63點(0.981%)。
本週亞洲市場整體呈現「漲多震盪」格局,各國表現分化。日本股市最為亮眼,日經225 指數突破40,000點,創下近半年新高,受科技股帶動、市場信心提升,並對美元走弱有所反應 。南韓KOSPI微幅上漲,該國製造業收縮幅度減緩,被視為政策穩定帶來之正面訊號。中國和香港市場則相對平穩,中國6月 Caixin 製造業 PMI 小幅回升至50.4,終止連續收縮態勢,顯示基本面略有改善 ;然而香港?指本週略跌約0.4%,房地產股壓力持續 。東南亞市場表現互異:印度製造業快速擴張,Nifty50 指數連續上漲至14個月高點,單週上漲約2%,但全球資金回流美國造成短線波動。東南亞其他經濟體如越南受出口回溫支撐,但越南股市波動加劇,市場風險偏高。整體而言,亞洲市場受惠於美中貿易緩和與美元偏弱的支撐,投資情緒升溫。但仍面臨美國可能在7月9日重啟關稅的不確定壓力 ,以及中東地區緊張態勢影響全球風險偏好。
截至2025年7月4日,亞洲主要貨幣整體走勢偏弱,美元指數維持震盪,抑制亞幣反彈空間。日圓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一度接近145關口,反映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與美日利差擴大。韓元表現亦偏弱,受到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及出口不確定性影響,兌美元匯率升至1,367附近。人民幣方面,儘管中國公布的6月製造業數據略有改善,但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仍保持謹慎,離岸人民幣持續在7.25上下波動。不過也有例外,例如新台幣本週大幅走強,單日升值2.5%,為一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反映本地壽險業及出口商進行美元部位對沖的影響 。展望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非農就業數據、7月9日關稅談判結果及各國央行政策動向。短期內美元仍具支撐,亞洲貨幣反彈空間有限,建議投資人保持靈活、審慎應對。
原油市場
截至7月2日,全球原油價格走勢維持相對穩定,布蘭特原油在約 67 美元╱桶附近振盪,美國WTI原油則徘徊於 65–68 美元之間。價格走勢受到幾項主要因素牽動:首先,預期OPEC+將於7月增產約 41.1 萬桶╱日,這已提前反映在市場中,限制了上行空間。其次,中東地緣緊張降溫,供應風險有所消退,但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摩擦仍有可能再起,市場仍保持警戒。第三,美國庫存意外增加,加上即將在7月9日到期的關稅逾期壓力,使市場信心受限。此外,巴克萊上調2025年布蘭特油價預測至每桶 72 美元,認為需求基礎仍佳。但高產能與擴張庫存可能在下半年保持壓制,摩根士丹利甚至預期2026年出現供過於求。展望下週,市場焦點將落在7月6日的OPEC+政策會議,以及美國非農數據與EIA庫存報告。若美國需求強勁或政策延後,利多預期可能浮現;反之,如產業供給過剩未改,油價或維持區間整理格局。
黃金
截至2025年7月4日,黃金價格延續先升後整理趨勢。週初因美元回落及對美國即將到期的關稅不確定性引發避險情緒,現貨金漲幅約0.6%,飆升至約3,322–3,330 美元╱盎司。接著市場轉入觀望,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與聯準會官員偏鴿言論使金價整理於3,337 美元附近,顯示漲勢暫歇 。但強勁的避險需求與美元弱勢仍構成上檔支撐,短期趨勢偏多。機構方面,HSBC已將2025年平均金價預期上調至3,215 美元╱盎司,同時預測金價將在3,100–3,600 美元區間震盪。此外,中東地緣風險與美國關稅談判延裝成為潛在催化因素,可能推動金價向上突破。展望下週,重點包括美國非農報告、美聯儲利率政策最新動向,以及地緣政治進展。若美國經濟數據弱於預期或關稅風險升溫,黃金有望迎來另一波上攻;反之,如經濟數據轉強或政策明確偏向縮表,金價可能回調至3,300美元附近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