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6日至本週13日上漲37.4點(0.429%);德國市場上漲709.6點(3.24%);法國則是上漲156.49點 (1.954%)。
歐洲綜合指數本週上漲 1.634%。在經濟政策方面,英國央行6日宣布降息一碼至4.5%,並將今年英國的經濟成長由1.5%砍半至0.75%,降息與下調經濟預測皆暗示未來英國央行可能持續降息刺激經濟,也使英國股市創新高。而在歐洲央行方面,央行執行委員認為降息可以舒緩經濟的疲軟,但降低借貸成本無法解決歐洲的結構性危機,包含能源價格上漲、競爭力流失與勞力短缺,且美國的關稅政策有重燃通膨的風險,呼籲央行降息須謹慎考慮。儘管近期川普揚言要對歐洲課稅,尤其是不滿歐洲對美國的進口車課關稅高達10%,而美國只對歐洲課2.5%的關稅,但歐洲股市仍延續近期上漲的趨勢,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已大幅上漲8%,因歐股多家企業的財報亮眼,帶動指數上漲,其中啤酒商海尼根與法國奢侈品開雲集團皆在財報公布後上漲14%與7%。另一個帶動歐股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有望停戰,川普各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皆明確表示有停戰的意願,願意促成停戰談判,目前預計會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烏俄的停戰有助於削減全球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風險。
貨幣市場方面,本週歐元相對美元上漲0.78%。雖然川普多次揚言要對歐盟課徵關稅,本周提出對等關稅,美國將提升關稅至歐盟課徵美國的稅率,歐元兌美元也應聲下跌;但近期川普有意促成停止戰爭,將扭轉俄烏戰爭對於歐洲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對於歐洲經濟的正面預期,使歐元兌美元在本周最終升值。
美國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6日至本週13日 S&P500 上漲31.5點(0.518%)、道瓊工業指數
指數下跌36.2點(-0.081%)、Nasdaq 指數上漲153.65點(0.776%)。
本周美國股市漲跌互見,主要受到美國數據的公布與川普關稅政策的宣布。7日公布一月的就業數據,上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4.3萬人,低於預期的16.9萬人,但失業率下降至4%,應證Fed說明對是否降息更慎重,就業數據公布後美股指數皆走跌,Nasdaq 指數下跌1.36%最多。川普10日宣布將對所有國家進口鋼鋁製美國皆課徵25% 關稅,3月12日生效,且強調「沒有例外、毫無豁免」,這一消息震驚加拿大,因上周加拿大與墨西哥和美國談話,同意聯合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成功延後美國對兩國課徵25%的關稅30天,但因加拿大是的鋼、鋁是美國最大供應國,且鋼鋁的25%關稅與僅延後30天的25%關稅可疊加上去,故可能在3月時加拿大的鋼、鋁進口至美國將課徵50%,將對加拿大影響甚鉅;且因規範鎔鑄鋁鐵皆要在美國,故美國製造的利多使美股在10日皆走升。另外,川普也宣布將對「每一個」對美國課進口關稅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預期4月將上路,藉由關稅讓製造業回流至美國。在12、13日公告一月CPI與PPI的數據,CPI年增率3%、核心CPI年增率3.3%,皆高於市場預期的2.9%與3.2%,PPI年增率3.5%、核心PPI年增率3.6%,亦皆高於市場預期3.2%與3.3%,兩項數據都顯示美國的通膨有再度上揚的跡象,但因PPI的部分指標與PCE重疊,且Fed亦重視PCE的數據,預期一月的PCE的增幅小於預期,故13日美股接走高1%左右,一月CPI與PPI的數據,讓市場對Fed的降息預期減弱,6月利率不變的機率佔6成,12月降1碼的機率佔4成。
美元指數(DXY) 上週6日至本週13日下跌 0.353%。近兩周川普頻頻發出關稅政策的行政命令,對中國課10%關稅、對所有進口鋼鋁至美國皆課徵25%關稅,隨著關稅貿易戰的升溫,投資人擔憂貿易戰帶來經濟衝擊,高黏著性的通膨與經濟放緩的預期,市場近日轉往新興市場貨幣,表現強勁,而美元卻因承壓而處於震盪狀態,市場預期,美元如要維持強勢,必須要有更多理由支撐美元,目前市場已消化完川普的政策。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6日至本週13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61.82點(1.89%)、日經指
數上漲 134.89 點(0.345%)、韓國指數上漲46.42 點(1.83%)、恆生指數上漲922.75點
(4.417%)、台灣加權數上漲82.81點(0.355%)。
中國
今年農曆年以來,陸股表現強勁,主要受到兩方面的激勵,一是消息面,美國總統川普頻頻釋出美中貿易談判順利的訊號,二是資金面,今年1月北上資金高達607億人民幣,創下單月流入新高,由於目前A股評價仍處於長期低點,技術面呈現偏多格局,後市仍有發展空間。不過,今年以來A股漲幅近2成,短線漲幅已大,須留意拉回修正,宏觀來看,A股今年有國際指數納入的題材,包含近日MSCI將宣布是否確定將大陸A股權重由5%提高至20%,市場預期此將吸引超過8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大陸市場,但是即使MSCI沒有提高權重,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已經勢不可檔,同時,3月初還有中國兩會,市場也預期將有利多政策持續釋出,在資金與政策的疊加之下,陸股仍可望有延續行情。統計過去歷史數據,A股受到政策激勵的反彈幅度平均達25%,反彈時間均值為3個月,綜上所述,A股這一波約至3月底前仍有機會,投資人若要參與陸股這波行情,又不想有選股的風險,可以運用陸股ETF來布局,積極型的投資人則建議可考慮利用槓桿ETF來參與後市行情。
日本
本周因日圓走升,加上日經225指數已連漲3個交易日、引發獲利了結賣壓,拖累日經指數14日走軟,終場跌0.79%或跌312.04點,收39,149.43點,結束連3個交易日走揚態勢。東證股價指數(TOPIX)終場跌0.23%(跌6.38點),收2,759.21點,3個交易日來首度走跌。東證Prime今日上漲家數472家、下跌家數1,114家、維持平盤家數51家。東證Prime今日成交額為4兆9,570億日圓,持續高於顯示買氣活絡界線的3兆日圓大關。就類股表現來看,全部33類股中、有6類股上漲,其中以石油/煤製品類股漲幅最大,其次依序為電機業、其他製品和銀行業。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13日大幅升值1.0%、收152.82日圓兌1美元,4個交易日來首度走升;截至日本股市14日收盤(台北時間14點30分)為止,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升值0.12%至152.63。Sony狂飆8.65%,收3,705日圓,創上市來歷史收盤新高紀錄。Sony上修年度財測預估,純益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優於市場預期,且Sony宣布買回庫藏股。日產汽車大漲2.55%、本田大漲2.48%。日產、本田正式宣布中止合併協商。另外,關於台灣鴻海有意和日產合作,日產表示,尚未與鴻海談過。日產下砍財測、將4年來首度陷入虧損,不過虧損額低於市場預期,且日產宣布將在全球關閉3座工廠、已將中國產能縮減3成。
港股
這次貿易戰2.0其實對中國相對有利,一來有了2018年貿易戰1.0的經驗,中國更有經驗應對美國新一輪貿易戰。其次,這次美國擴大戰線,對盟友也下重手,而不是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中國面對的壓力較輕。這次貿易戰要提防未來數月美國通脹惡化對各行業的影響。參考2018年中美貿易戰,川普似乎重施故技,以關稅作為籌碼去爭取美國所需要的利益。 但要留意的是2018年中國雖然滿足了川普的一些要求及條件,可是關稅仍然大加。所以現階段暫緩對墨西哥增加關稅,或許只是創造有利談判的條件。最終會否實施懲罰性關稅仍是未知之數。以上很多只是爭取談判籌碼的招數,最後結局可能是握手言和,各取所需。港股可能因貿易戰火重燃而短期受壓,不過相信只會有短暫影響,不過客觀而言,港股已漸漸轉強是不爭的事實。高盛和德銀研究報告上調A 股及港股,也有傳挪威主權基金開始增持中港股市,中國財政政策已經轉向寬鬆,為股市上漲提供了基礎。?指今年以來的表現,其實與標普指數是不相伯仲,相信港股氣氛的改善及整體估值的提升會令大部份股份受惠。
韓國
觀察韓股1月資金動向,受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加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造成不確定性,韓股對外資的吸引力減弱,已連續六個月呈現賣超。韓聯社報導,根據南韓央行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1月外資賣超韓股5.1 億美元,連六月自韓股提款,主要因南韓半導體廠面臨高基期壓力,後續獲利成長可能減緩,另一原因是美國新總統川普作風難料,關稅大刀的影響難以估計,亦引發外資短線偏向保守。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變數大,外資紛紛撤出亞洲新興市場避險,近期韓元匯率持續偏弱。以韓元1月走勢來看,韓元兌美元匯率從12月的1,434.42續貶至1,455.79,相比去年同期重貶10%。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1月公布的財報顯示,第四季營收年增10.7%至75兆韓元,營益大增131%至6.5兆韓元,但遜於市場預期的7.7兆韓元。
大宗商品
原油市場
周五(2月14日)亞市早盤,美原油窄幅震蕩,目前交投於71.36美元/桶附近。路透技術分析師指出,預計美國原油將在71.96美元至72.37美元的區間內完成反彈,隨後重新試探 2月13日的低點 70.22 美元/桶附近支撐。隔夜油價跌至70.22附近之後再反彈,此次反彈看起來像是對2月6日低點70.43 美元支撐的反應,而不是對80.77美元下行趨勢的逆轉。事實上,這一下跌趨勢已得到確認,因為觸及了 70.21 美元的較低低點。美原油價格目前在71.5美元/桶附近。日前傳出烏克蘭戰爭有望達成和平協定的可能性,交易商擔心未來可能解除對俄石油制裁,令全球能源供給增加,國際原油價格遭遇急挫,一度回落至12月底以來新低,但稍後走勢便重新反彈回升。另外,美國方面宣布關稅生效時間推遲到至少4月,緩和部分全球貿易成本遽升的緊張氣氛。俄羅斯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減弱,Fed 降息預期減弱,以及關稅不確定性,這些均使全球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油價走勢目前正處於盤整與下跌的氣氛。
黃金
本週黃金有偏多偏空各種因素參雜,形成創新高後拉回的上引線。由於本周公佈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出現意外上升,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美聯儲政策動向的不確定性,現在普遍認為美聯儲可能會更加謹慎,不排除年內只會降息一次,因此導致國際黃金價格在刷新高位後迅速回落,沒有成功守住關鍵的2900大關。接下來市場將會繼續留意美國的經濟資料,以判斷下個月的美聯儲政策態度。美國通脹資料強勁,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進一步降溫,同時俄烏衝突可能結束的消息削弱了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改變了對美聯儲的立場,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利率需要下降,而隨著全球央行維持較高的黃金儲備需求,黃金在多資產組合中的吸引力明顯提升,這是屬於未來支撐金價繼續上漲的因素之一。從現貨黃金日線圖看,在通膨數據回升的影響下,黃金價格在本周尾聲的強勢節奏明顯受到干擾,不過目前還是成功回到了2900大關的上方,這為後市延續突破歷史高位奠定了基礎,現階段短期均線仍呈現出完美的多頭排列,MACD指標也尚未有轉弱的風險,因此在操作方面建議保持逢低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