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10日至本週17日下跌3.06點(-0.034%);德國市場下跌85.88點(-0.351%);法國則是下跌80.25點 (-1.016%)。
本週歐洲主要股市稍微回檔,STOXX 600 下跌1.06%。截至2025年7月18日,本週歐洲主要股市表現普遍穩健,但漲勢相對受限,稍微呈現盤整的態勢,反映出投資人對經濟數據與政策前景的觀望態度。在企業財報季展開之際,市場聚焦於主要企業獲利表現與歐洲央行(ECB)下週利率會議的預期。英國FTSE 100指數本週小幅下跌,原物料與能源股反彈,表現相對較好,尤其在油價走升的背景下,能源類股成為支撐主力。然而,英鎊相對穩定也限制出口導向企業的漲幅。德國DAX指數表現較佳,主要受科技與製造類股提振,汽車製造商如Volkswagen與BMW公布初步營收數據優於預期,激勵市場信心。不過,部分工業數據仍顯示製造業復甦力道不均。法國CAC 40表現較弱,儘管LVMH等奢侈品股有所支撐,但在國內政治局勢不明與消費數據偏弱的壓力下,市場情緒較為保守。整體而言,歐洲市場處於財報與政策前夕的盤整階段,投資人持續評估通膨走勢與ECB潛在降息時機。未來幾週歐元區通膨與PMI數據將成為關鍵,牽動市場走向與資金配置。
本週歐元(EUR)對主要貨幣整體呈現溫和回升,但漲幅有限,反映市場對歐洲央行(ECB)政策轉向的期待與不確定性並存。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強勁,使得美元在利差預期支撐下仍具優勢,令歐元缺乏顯著突破動力;另一方面,歐元區最新通膨數據略低於預期,加上部分國家PMI回升,為市場提供支撐。
技術面上,本週歐元兌美元波動於1.0750至1.0850區間內,收盤接近中軸位置,顯示多空平衡;若未來ECB暗示降息時機提早,恐進一步壓制歐元,反之若重申堅持抗通膨立場,則可能短線推升歐元走強。
此外,資金面情況顯示投資人逐步降低美元淨多頭部位,同時增加對歐元債券的持倉需求,反映對歐元區基本面的信心有所回升。總結而言,歐元本週表現穩健,但尚未獲得突破性利多:需密切關注下週公布的歐元區製造業PMI與通膨數據,以及ECB利率會議前後的政策語調。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10日至本週17日S&P500上漲16.90點(0.269%)、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下跌166.15點(-0.372%)、Nasdaq指數上漲254.99點(1.236%)。
本週美國股市表現強勁,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皆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受到企業財報優於預期與經濟數據穩健的推動。截至目前為止,約七成的標普500成分企業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其中科技與消費類股表現尤為亮眼,例如百事、聯合航空與摩根士丹利等企業交出亮眼成績單,提振整體市場信心。經濟數據方面,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至22.1萬人,顯示勞動市場依然緊俏,零售銷售數據亦高於預期,反映出消費者支出具韌性。這些數據進一步鞏固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也減輕了對聯準會短期內大幅降息的壓力。不過,市場亦開始關注潛在風險,包括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政策變化、聯準會內部人事不確定性,以及大型機構投資人資金配置轉向的可能性。此外,隨著股市接近技術性高點,部分投資人開始調整部位以控制風險。總體而言,美股本週延續升勢,反映出企業獲利強勁與經濟基本面穩健,但後續仍需留意政策風險與短期波動。市場目光將轉向下週更多財報公布與聯準會相關談話,作為判斷後市走向的關鍵。
本週美元指數(DXY)小幅回升,維持在98.4至98.6之間,呈現連續兩周上漲趨勢,週漲幅約0.6%?0.7%,主要反映出美國勞動市場與零售銷售表現強勁,使市場降低對聯準會近期降息的預期。美國上週零售銷售反彈且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帶動投資人預期Fed可能延後降息,美元因而獲得支撐 。此外,投資人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職位可能受政治因素影響的擔憂,也在某程度上支撐美元避險需求,使其在短線波動中略見回升。儘管美元本週表現回穩,但仍處於2025年以來顯著下跌趨勢下,年初至今累計回落超過9%,創下自1970年代以降最糟上半年紀錄 。這反映全球投資人持續減少美元部位,並加碼國際股票與其他貨幣避險頭寸。展望未來,美元中期走勢仍高度依賴聯準會政策語氣與經濟數據。若接下來美國通膨、就業與消費數據延續強勢,美元可能延續短期上行;反之,如Fed轉鴿、降息預期增強,或者政治對政策獨立性構成壓力,美元回調壓力將浮現。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CPI、失業數據和Fed高層相關表態,以掌握後市方向。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10日至本週17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7.14點(0.204%)、日經指數上漲449.14點(1.133%)、韓國指數上漲9.06點(0.285%)、恆生指數上漲470.58(1.958%)、台灣加權數上漲420.03點(1.851%)。
本週亞洲主要股市整體呈現漲多於跌的態勢,投資人情緒受美國強勁經濟數據與財報利多支撐,但仍承壓於貿易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在外圍行情帶動下,大陸A股及香港股票本週收漲。上海綜合指數收於約3,515點附近,中國刺激政策預期仍是主要推力。而在港股,科技與金融股受資金回補帶動小幅走高。日經225本週日內波動,整體略微收低,主要受制於政治不確定性與出口需求疲軟。但日圓走弱有利出口股,金融與出口導向板塊表現相對抗跌。南韓KOSPI與台股本週表現分歧。KOSPI略為上漲,因科技股壓力偏重,而台股在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訂單回升帶動下略有支撐。同時,台積電法說優於預期,帶給半導體市場提振。整體而言,亞股本週受到美國經濟數據與財報利多推升,但地緣風險與貿易政策前景仍限制漲幅。展望下週,投資人將觀察Fed官員發言、川普或國際貿易新動向,以及日本選舉與中國刺激政策落實進度。各市場短線上仍以全球宏觀變數為主導信號,操作趨於謹慎,布局將更傾向基本面強勢部門與避險需求較高的板塊。
日圓(JPY)表現持續承壓,無論是美國強勁經濟數據或日本政治、央行政策不確定性皆為主因,週末將迎來日本參議院選舉,若執政聯盟失利,日圓可能進一步走弱。人民幣(CNY/CNH)小幅下跌。雖然中國近期經濟數據未完全改善,但美中對話重新啟動,加上市場對中方政策干預的預期加強,使得人民幣呈現比其他亞洲貨幣更穩的表現。南韓圓(KRW)及台幣(TWD)本週下跌,主因美元指數上揚導致亞洲貨幣進行技術面的下跌。本週亞洲貨幣大致下跌,主因美元指數的反彈。短期內需注意美國通膨與貿易政策訊號,以及日本選後政治局勢,這將左右日圓與區域資金流向,進而牽動亞洲貨幣整體波動基調。
原油市場
本週原油期貨市場整體偏多,Brent 與 WTI 持續企穩在 68–70 美元╱桶區間,走勢受多項因素交織影響。
首先,美國與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支撐原油需求前景信心,加上夏季用油旺季到來,Brent 小漲約 0.35%,WTI 上漲約 0.5%。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 390 萬桶也成為多頭動力。其次,中東地緣風險再度浮現,四天來伊拉克庫德斯坦油田遭無人機攻擊,導致日產量減少約 14–15 萬桶,短期供給面壓力增加,帶動油價單日跳漲約 1 美元。不過,市場也開始反映 OPEC+ 預計於 8 月進一步增產,以及美國汽柴油庫存高於預期,抑制油價漲幅。IEA 報告指出2025 年全球供應將增速遠超需求,油市將逐步轉為供過於求格局。綜合來看,本週原油市場呈現「短多長空」結構:短期受經濟數據與地緣風險提振,但中期仍面臨供應過剩風險與增產壓力。後市需留意 OPEC+ 產出決議、美國 EIA 庫存變動,以及中東局勢進展,它們將是關鍵影響因素。
黃金
本週黃金期貨市場整體呈現壓力偏空格局,主要受美元回升與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影響,使黃金承壓。首先,隨著美元指數連續走強,黃金因換算成本上升,價格本週下滑約0.3–0.5%,美國金期貨下跌至約 3,345 美元╱盎司附近,較上週高點回落 。幅度雖不劇烈,卻已結束連續幾週的上漲趨勢。其次,美國最新零售銷售與初請失業金數據維持穩健,進一步強化Fed延後降息預期,導致實質利率抬升,使黃金作為無息資產的吸引力下降 。不過,本週初由於美國就貿易政策發表恐增關稅威脅,黃金曾短線受到避險買盤支撐,價格一度接近 3,355 美元╱盎司高點 。這反映市場仍高度敏感於地緣與政策風險,可能於特定時點引發波動。
最後,市場預期黃金在下週可能出現反彈機會,主要因為美元回檔或全球風險情緒升溫將重燃避險需求 。整體而言,本週黃金短多長空格局明顯:短線承壓於美元及基本面,但中長期若地緣風險升高或通膨預期回升,仍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