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9日至本週16日下跌73.31點(-0.771%);德國市場下跌339.06點(-1.378%);法國則上漲147.23點 (1.831%)。
本週歐洲市場表現出現明顯分歧與波動,投資人情緒反覆受政經風險干擾。在股市端,泛歐 STOXX Europe 600 指數下跌約 1.10 %,主要股指幾乎都下跌。這反映出投資人自前期上漲後獲利回吐,對後續政策與經濟數據的不確定性升高。在基本面上,德國八月工業產出意外大跌 4.3 %(月比),出口亦疲弱,凸顯歐洲製造業與外需承壓。法國政治局勢則因總理更迭與預算爭議再度攪動市場,導致市場對法國與歐盟政策穩定性的信心下降。企業財報方面,具有穩健業績的大型藍籌公司如 Nestlé 明顯拉抬板塊情緒,該公司股價大漲。然而,在消費與旅遊類股,因經濟敏感性高、預期轉弱壓力大,表現相對疲軟。展望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以下幾項變數:歐洲中央銀行是否有政策調整空間、法國與其他歐盟國家政治風險是否再度發酵、與美國及中國間的貿易與關稅談判。若經濟數據進一步走弱,央行可能面臨壓力而採取較寬鬆立場,有助提振市場;反之,一旦全球利率環境硬化或風險情緒升溫,歐股回調風險仍不可忽視。
本週歐元(EUR)對美元走勢出現溫和反彈,主要受歐洲政治風險與美元走弱交互作用所驅動。根據資料,歐元兌美元一度升至約 1.165 美元水準,較先前低點已有一定回彈空間。在基本面方面,法國政府宣布延後具爭議的退休金改革,在市場解讀為緩和政治對立的一環,帶動歐元略有支撐。 此外,風險情緒回溫也降低了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使得歐元獲得部分反彈動能。不過,歐洲央行政策仍維持觀察姿態,對未來貨幣調整並未給出明確指引,使得歐元的上行空間仍受限。 技術面來看,若未能突破約 1.168–1.170 區間阻力,可能陷入區間震盪格局;但若美元續弱,則歐元有機會挑戰更高阻力。 總體而言,本週歐元在美元壓力緩和與歐洲內部政治變化影響下取得相對穩定走勢,但其後市仍受美元動力與歐洲政策走向牽制,難以快速跳脫區間震盪格局。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9日至本週16日S&P500下跌106.04點(-1.574%)、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下跌406.18點(-0.876%)、Nasdaq指數下跌462.09點(-2.007%)。
本週美國股市呈現震盪與輪動格局,整體仍受科技 AI 題材與銀行信貸風險牽動。上週初,在 TSMC 公布強勁營收並上調 AI 投資展望後,美股續受激勵,科技類股成為領漲主力。NVIDIA、Micron、Broadcom 等半導體與晶片股普遍上揚,市場對 AI 基礎設施需求的期待持續支撐風險偏好。同時,川普對中國出口稀土政策語調放軟,也緩和部分貿易緊張情緒,資金回流資本市場。然而,後段交易日銀行板塊爆出信貸壞帳疑慮,令市場信心受挫。Zions Bancorp 與 Western Alliance 等區域銀行分別暴跌 10 % 以上,投資人大幅關注其資產負債表與信貸質量風險。這類風險使整體市場風險偏好受壓,進而拉抬避險需求。綜觀全週,雖多頭主力仍在科技與 AI 概念股,但市場分歧逐漸拉大,資金面向更為謹慎。部分資金從大型科技流向具防禦屬性的板塊以分散風險。IMF 亦警告市場目前過度倚賴少數科技巨頭的表現,容易誘發突然修正風險。展望下週,關鍵觀察點包括美國銀行業信貸風險是否進一步擴散、主要銀行財報表現、以及美國經濟數據(通膨、零售、工業)能否支持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變化。此外,美中政策走向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有潛在影響力,可能引發短線波動加劇。
本週美元指數震盪走低,主要受到美國經濟數據疲軟與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的影響。美國最新公布的零售銷售與工業生產數據均不如預期,顯示經濟動能放緩,帶動美元自高檔回落。與此同時,聯準會官員的談話偏向中性,市場普遍預期年底前可能啟動降息,削弱美元的利差優勢。此外,歐元與日圓近期出現技術性反彈,也進一步壓抑美元漲勢。避險需求方面,隨著中東與歐洲政治風險暫時趨穩,市場風險情緒回暖,資金轉向風險資產,使美元避險買盤減弱。整體而言,本週美元維持震盪偏弱格局,若後續美國經濟數據持續疲軟,美元指數恐將進一步測試支撐區間。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9日至本週16日,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7.74點(-0.451%)、日經指數下跌828.94點(-1.706%)、韓國指數上漲137.77點(3.816%)、恆生指數下跌864.08點(-3.230%)、台灣加權數上漲345.95點(1.267%)。
本週亞洲股市整體呈現震盪走勢,外部風險與資金流動成為主導因素。多數市場隨著美中貿易緊張重燃而承壓,尤其中國與香港股市受政策與出口前景不確定性影響走弱。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小幅下跌約 0.451%。香港?生指數則受情緒波動拖累,表現較為疲軟。另一方面,南韓市場在半導體、電子與科技題材推動下略有表現。在資金面上,亞洲吸引力因美元回落與美國降息預期浮現而略為改善,資金有回流跡象。不過市場仍有相當風險需關注。美中貿易政策若再度對立升級,將可能成為亞洲股市的沉重阻力。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動能是否持續,尤其歐州與美國的降息節奏與通膨狀態,將深刻影響資金是否願意流入風險性資產。短期內,亞洲市場可能在漲多後進行整理,但若風險情緒舒緩、政策面持續支持,成長與科技題材有望再次吸引資金。總體來看,本週亞洲股市在逆風中展現部分韌性,但走勢仍將高度依賴全球資金情緒與政策變數。
本週亞洲主要貨幣普遍走堅,受美元指數自高點回落及市場對美聯儲提早降息預期升溫的帶動。日圓兌美元一度升破149關口,創下近一個月高點,市場揣測日本財務省可能再度干預匯市。人民幣方面,中國公布的貿易與通膨數據略優於預期,提振市場情緒,離岸人民幣升至7.25附近。韓元與新台幣同步走強,受科技股上漲及資金回流亞洲新興市場推動。不過整體交投仍偏謹慎,投資人持續關注美國經濟數據與地緣政治風險變化。整體而言,亞洲貨幣本週表現相對穩健,呈現區間震盪偏升格局。
原油市場
本週原油價格面臨下行壓力。全球供應持續增加,OPEC+ 維持產量,且美國原油庫存預期回升,使市場供給面壓力加劇。同時,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製造業需求疲弱,以及美中貿易摩擦再起,也抑制了能源需求增長。此外,運輸途中庫油量高企,市場情緒偏向謹慎,使投資人減少多單布局。技術面上,油價已回落至近期低位,短線可能面臨支撐測試。整體而言,供需基本面偏向寬鬆,原油價格短期內下跌風險增加,中期走勢仍需關注全球經濟與政策變化。
黃金
本週黃金期貨價格持續上漲,突破每盎司2,600美元關口,主要受美元走弱與中東局勢緊張推動。投資人避險需求升溫,加上美國最新CPI數據顯示通膨放緩,市場預期聯準會在年底前可能啟動降息,進一步壓低實質利率,支撐金價表現。此外,全球債市波動與地緣風險增加,也促使資金流入貴金屬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債殖利率持續回落,黃金可能延續漲勢。不過,若美元意外轉強或避險情緒降溫,短線金價仍可能面臨獲利了結壓力。整體而言,金市維持偏多格局,投資氣氛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