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21日至本週28日下跌92.38點(-0.992%);德國市場下跌253.42點(-1.043%);法國則下跌175.69點 (-2.213%)。
本週歐洲股市表現整體偏震盪,投資人心情隨多項利多與風險因素交錯顯現謹慎樂觀。週中在 Pernod Ricard 優於預期的財報帶動下,Stoxx Europe 600 一度上漲 0.3%,法國 CAC 40 同步反彈約 1% 。此外,Nvidia 的財報釋出信心,緩解市場對 AI 成長放緩的擔憂,也為歐股提供短期支撐 。然而,整體市場仍受到政治與政策的不確定性牽動。法國面臨 9 月 8 日的不信任動議,政局可能動盪,對股市造成壓力 。英國方面,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以及潛在政策干預,引發投資人大幅獲利了結,導致 FTSE 100 表現承壓 。收益面上,雖有以上利多推升部分板塊,但 STIXX 收盤仍略為下滑 。投資人目前積極消化財報與全球政策風險,轉向防禦性類股。總結: 本週歐洲股市呈現區間震盪,其中消費品與科技股受財報與 AI 市場樂觀情緒帶動有短期表現;但政局風險與政策擔憂亦同時施壓市場。未來焦點將集中在企業下一步財報、法國政治走向與金融監管變動,如有利多可望激發後市反彈。
本週歐元兌美元(EUR/USD)呈現溫和回升,以 1.1676 作收。週中曾短暫跌破 1.1600,但反彈至接近 1.1690–1.1700 區間,週內波動幅度約 0.7%。推升歐元走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場降息預期升溫,尤其 Fed 官員暗示可能於 9 月降息,使美元承壓;此外,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也削弱美元避險性,進一步利多歐元。但歐元仍未突破上行阻力。技術面顯示反彈空間受限於 1.1700–1.1716 關卡,若能穩定站上該區間,將有機會挑戰 1.1780–1.1800。整體而言,本週歐元表現偏強,但仍受美元動能與技術阻力牽制。接下來需關注 Fed 政策語氣、美國核心通膨數據與歐元區經濟面表現,作為判斷歐元是否能續攻或回檔的關鍵指標。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21日至本週28日S&P500上漲128.54點(2.027%)、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上漲942.62點(2.144%)、Nasdaq指數上漲467.97點(2.203%)。
本週美國股市在充滿期待的政策與科技題材下延續強勢,標普 500與道瓊工業指數紛紛創下歷史收盤新高。週四標普500上漲0.32%,收於6,501.86點,拿下連續第二個交易日的紀錄收盤;那斯達克也勁揚0.53%,至21,705點,幾近新高。導火線之一是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於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升溫,加上Q2 GDP被上修至3.3%,搭配低於預期的新領失業金人數,整體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強化風險偏好與資金流入股市。科技股延續領漲態勢,但個別變化不一。Nvidia雖公布強勁獲利卻因中國市場不確定性而在財報公布的盤後下挫超過2%,所幸開盤時段展現韌性,終場僅下跌不到1%。同時,多家AI與科技類ETF領漲,顯示科技板塊仍是市場主導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結構性的“集中風險”日益加劇。S&P500前「Magnificent Seven」巨擘市值占比已高達34%,若再加入Broadcom、Berkshire與JPMorgan,總比重接近40%,意味這些企業的漲跌將對整體指數具高度影響力。總結:本週美股在經濟數據支持與降息預期推動下續創高峰,科技股表現優於大盤。惟市場高度集中於少數巨頭,後續投資者應關注其業績與政策風向是否能維持整體上漲動能。
本週美元整體承壓,面臨顯著下行趨勢。美元指數(DXY)週內累計下跌約 0.3%,月跌幅逼近 2%,為今年以來表現最疲弱的月份之一。市場對聯準會(Fed)9 月降息的預期上升,Fed 多位官員釋出鴿派信號,鞏固美元下行壓力。美元承壓的另一重要因素為政治干預風險升高。總統川普試圖影響聯準會組成並抨擊其獨立性,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政治化的擔憂,加深資金轉向其他貨幣的趨勢。儘管如此,美元短線有所回穩。美元指數在週末略微反彈至 98.1 附近,但整體仍呈疲軟狀態。總體而言,本週美元明顯偏弱,受降息預期與政治因素雙重壓力所限。展望下週,需持續關注 Fed 的政策語調與即將公布的通膨與就業數據,這些將對美元後續走勢形成關鍵指引。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21日至本週28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72.50點(1.922%)、日經指數上漲189.83點(0.445%)、韓國指數上漲54.58點(1.737%)、恆生指數下跌105.79(-0.421%)、台灣加權數上漲274.32點(1.145%)。
本週亞洲股市總體呈現漲多跌少、區間震盪走勢。週初市場情緒回溫,受美國聯準會可能提前啟動降息預期推動,帶動多數市場上漲。CSI 300 較強,其中國科技與藍籌股走高,帶動整體漲幅約 1.4%,創造近三年新高。MSCI 亞太(日本除外)則小幅上升,顯示風險資產吸引力回升。科技股是本週市場焦點,特別是 Nvidia 的財報雖優於預期,但投資人仍對其中國業務表現保持謹慎,後市轉為短線波動。受此拉動,南韓與台灣等科技權重市場出現清倉賣壓,市場出現震盪。日本市場表現分歧明顯。儘管「忍者潛行式」反彈推升 Topix 指數創新高,外資卻於本週首現賣出,終結連續九周買超,致日經225週跌約 1.7%,科技股如 SoftBank 跌幅接近 10%。整體而言,本週亞洲市場受兩大主題影響:一是 Fed 的鴿派預期提振資金回流,二則是科技展望與地緣政治風險牽動部分市場波動。未來關鍵觀察點包括 Nvidia 中國表現、聯準會政策動向,以及美中貿易摩擦是否進一步惡化。
本週亞洲貨幣整體呈現走強格局,主要受美元走軟與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增加之影響。美元指數週下滑0.16%,為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壓低美元對亞洲貨幣的匯率壓力。其中,印度盧比在開盤小幅反彈後仍承壓,最終收於 87.6250 兌美元,不過較先前短線跌勢有所收斂,市場普遍認為印度央行可能已進行干預穩定匯率。至於其他亞洲貨幣,如韓元與馬來西亞令吉,本週表現亮眼,普遍上揚,反映資金湧入新興市場的趨勢。儘管貿易與地緣風險仍在,但整體而言,本週亞洲貨幣得到美元疲弱與政策預期轉向的支持,重拾升值動能。市場下週仍需關注美國通膨數據與聯準會動向,以判斷美元是否續弱,並進一步推動區域貨幣表現。
原油市場
本週原油市場呈現震盪走勢,整體仍維持週漲態勢。儘管週末需求預期受到美國夏季駕駛季結束的影響而轉弱,Brent 和 WTI 價格分別回落大約 0.7%,報在 68.12 美元與 64.15 美元,但兩者皆創下本週小幅周線上升,Brent 週漲幅約 0.6%,WTI 約 0.8%。週初油價曾因烏克蘭對俄能源設施的襲擊與地緣政治緊張氣氛升溫,短線拉抬價格,甚至一度突破兩週高點,WTI 突破 100 日均線。此外,美國 EIA 公布的油品需求強勁,原油、汽油及柴油庫存齊降,支撐油價反彈。另一方面,印度決定在 9 月增購俄油 10–20%,與美國新增關稅形成供需張力,對油市形成中期支撐。此外,OPEC+ 持續保持生產紀律及避免過度放水,也為油價提供基本支撐。總體而言,本週原油市場以「先升後回」為主調,地緣政治與庫存數據支持價格,儘管季節性需求趨緩帶來壓力。下週需持續追蹤俄烏局勢與美國油品庫存資料,這些因素將是影響油價短期波動的關鍵。
黃金
本週黃金價格整體維持強勢格局,週線上漲近 3.9%,本月累計漲幅亦逼近 4%,達到 2025 年以來亮眼表現。黃金現貨曾觸及每盎司約 3,423.16 美元 的高點,是自 7 月中以來首見水平。美元走軟與市場對聯準會下月降息的預期升溫,成為推升金價的主要支撐。Fed 多數官員釋出鴿派言論,加上市場對降息的定價概率達 86%,提升黃金作為非收益資產的吸引力。此外,政治與政策風險亦為黃金提供避險需求支撐,例如近期美國總統抨擊 Fed 獨立性,引發市場不安,也支撐金價於週中一度升至兩週高點。投資人現在正關注美國即將公佈的核心 PCE 物價指數,這將是後續政策方向與金價走勢的重要指標。總結而言,本週黃金在美元偏弱與降息預期雙重利多推動下表現亮眼,短期仍具上檔空間。然而,若未來數據轉強或 Fed 政策語調轉向鷹派,金價可能出現震盪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