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18日至本週25日下跌14.12點(-0.153%);德國市場下跌139.70點(-0.590%);法國則下跌59.19點 (-0.754%)。
本週歐洲股市整體偏向整理行情,投資者在政策與地緣風險之間持續權衡。首先,在央行政策方面,美國聯準會上週再次降息 25 個基點,並釋出較為謹慎的後市指引,對全球風險資產仍具正面支持。然而,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則選擇按兵不動,使得市場對歐洲本土貨幣政策能否跟進存疑。就指數表現而言,泛歐 STOXX 600 本週變動有限,小幅下跌。技術與半導體類股表現亮眼,是本週為數不多的上攻動能之一。相對地,醫療、工業與能源板塊表現疲軟,是拖累市場的重要因素。在個股與板塊動態上,西門子醫療(Siemens Healthineers)下跌逾 4 % 是醫療板塊的明顯軟肋;同時銅價上漲則帶動礦業板塊上漲,成為少數亮點之一。此外,歐洲部分企業併購與轉型題材也激起市場關注。展望下週,投資人仍將聚焦幾大變數:美國即將公布的通脹與 GDP 數據、聯準會接下來的利率走向、以及歐洲自身是否也有政策轉向空間;同時,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貿易政策變動也可能影響市場情緒。若美國經濟數據轉弱,市場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有可能再升溫,這將成為未來資金動向的關鍵決定因素。
本週歐元兌美元在區間震盪中走勢偏弱,上周一度觸及約 1.1919 的四年高點後,收盤回落至約 1.1750 附近。主要受美國強勁經濟數據提振美元走勢,對歐元形成壓力。基本面上,歐元區的企業活動雖有回升跡象,9 月份綜合 PMI 重返擴張區間,顯示經濟仍有韌性。同時,歐元區銀行放款成長亦見改善,有助支持內需信心。但與此同時,歐盟內部政治風險與外部美元強勢形成兩大拖累。技術面來看,歐元若無法持穩 1.1750 支撐,可能進一步向下測試 1.1700 區域支撐;若美元回軟,反彈空間則可挑戰 1.1820、1.1880 等阻力。總體而言,本週歐元表現受美元強勢與歐元區經濟數據交互影響,短線需密切關注美國經濟表現、聯準會動向與歐元區政治風險變化。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18日至本週25日S&P500下跌27.24點(-0.411%)、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下跌195.10點(-0.423%)、Nasdaq指數下跌86.02點(-0.383%)。
本週美國股市走勢呈現「先揚後抑」的格局,市場在隔夜強勁經濟數據與利率預期之間拉鋸。上半週受聯準會(Fed)降息 25 個基點激勵,加上企業獲利整體仍穩健,三大指數攀升至歷史高點。科技與 AI 概念股領漲,投資人樂觀看待未來降息空間與創新題材支撐。不過進入中後段時,市場對於「數據強勁是否會減少降息空間」的憂慮逐漸升溫。強於預期的 GDP 成長與就業報告,推升長債殖利率,令資金重新評估風險偏好。科技股尤其受到壓力,近期漲多的 AI、半導體標的出現調整,市場出現「AI 後坐力」現象。整週來看,儘管出現回落,但指數仍維持在高點區域,並未大幅破底。投資人情緒從單純追高轉向謹慎觀望:若未來經濟數據顯示通膨持續並延緩降息,股市可能面臨進一步拉回壓力;反之,若經濟動能放緩、聯準會持續鬆動政策,則有助中期行情續行。下週焦點包括即將公布的 PCE 通膨數據、耐久財訂單、與 Fed 官員新談話,將進一步影響市場對利率路徑的預期,也可能左右資金是否回流成長股或配置防禦型板塊。
本週美元走勢偏強,主要受到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優於預期與市場對聯準會(Fed)降息空間重新評估的影響。 特別是第二季 GDP 被上修至 3.8%,遠高於先前預估,使得市場傾向認為 Fed 在短期內可能更為謹慎,降低降息幅度或延後時點。同時,美元指數(DXY)本週上漲逾 0.5 %,對歐元、日圓等主要貨幣構成壓力。 債券市場方面,長期公債殖利率也出現上揚,反映市場對貨幣政策仍有不確定性。此外,儘管 Fed 已進行 25 個基點降息,但官員對進一步降息的態度分歧,使美元仍具有避險屬性。 展望下週,將關鍵觀察 PCE 通膨數據、就業報告、以及 Fed 官員言論是否進一步暗示利率路徑調整。 若通膨持續強勢,美元有可能延續強勢格局;反之,若經濟放緩使降息預期升溫,美元可能轉為震盪或修正。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18日至本週25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21.65點(0.565%)、日經指數上漲321.57點(0.710%)、韓國指數上漲9.81點(0.283%)、恆生指數下跌60.17點(-0.227%)、台灣加權數上漲254.49點(0.988%)。
本週亞洲股市整體呈現分化走勢,科技與出口導向型市場相對強勢,而內需與資金較敏感國家則面臨壓力。
在東亞部分,日本股市短線受日本央行暗示貨幣政策正常化消息影響稍有回落。雖然日經指數曾觸及高點,但政策轉向的預期令市場觀望情緒升高。中國與香港市場則表現混沌,大型科技股因 AI 概念與政策支持拉抬,但基本面偏弱的行業壓力仍在。滬深股市震盪上行,CSI 300 小幅上漲;但內需與房地產相關板塊表現仍疲弱。在東南亞與南亞市場,資金流動趨向謹慎。部分國家因政治風險、外資撤出或宏觀基本面不如預期而承壓。整體而言,區域內熱錢對中國及科技板塊配置偏高,而對其他市場資金流入相對薄弱。資金面方面,儘管全球股票基金本週出現大額撤資,但亞洲股市仍吸引部分資金流入,特別是流向科技和成長題材。此外,美國聯準會未來降息預期,以及美元與利率走向的變動,仍是牽動亞洲資本流向與匯率波動的重要變數。展望下週,亞洲市場將聚焦幾項關鍵變數:美國通膨與經濟數據、中美關係變化、中國政策調控動態,以及主要央行言論走勢。若全球風險偏好回穩,科技與出口導向市場有望持續領漲;若風險再起,資金可能回流至防禦型或資金成本較低市場。
本週亞洲多數貨幣對美元呈現貶值壓力,主要因美元走強與美國經濟數據超預期使利率預期偏高。 例如,印尼盾因央行意外降息而續弱,市場對政策獨立性及通膨風險感到憂慮。韓元與印尼盾亦分別下跌約 0.5 % 左右。 泰銖在本週表現相對疲軟,受到出口萎縮與資金外流壓力影響。菲律賓披索也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幣(在岸╱離岸)略顯韌性,在亞洲整體貶勢中跌幅相對有限,市場聚焦人民銀行是否在匯率與資本流動上出手調控。展望後市,亞洲貨幣仍將面臨美元強勢走高與美國利率預期變動的夾擊;若美國未來數據轉弱、降息預期重燃,則可能為亞洲貨幣提供反彈機會。
原油市場
本週原油期貨的確表現偏強。主要推升因素來自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顯示供應面緊張,加上俄羅斯因戰事削減燃油出口,市場對供給風險重新定價,使布倫特原油一度衝上七週高點。雖然隨後因伊拉克與庫爾德油管協議重啟以及需求放緩疑慮出現獲利了結,但整體仍維持在相對高檔區間。短線來看,供應不穩定性仍支撐油價走強,不過若後續供給回升、全球經濟動能轉弱,行情可能再度進入整理。總體而言,本週油市基調仍算蠻強,但中期仍需關注 OPEC+ 政策、美國庫存變化以及地緣政治發展。
黃金
本週黃金期貨整體呈現?勢整理格局,投資人既看重避險需求,也在利率與美元走勢間試圖消化方向。根據路透報導,黃金連續第五週上漲,主要受聯準會暗示未來有降息空間所支撐。此外,儘管美元在部分交易日因美國強勁經濟數據回升,黃金價格仍穩守高位,因地緣政治與通膨風險使其具備「避險資產」屬性。技術面來看,黃金期貨目前維持於高檔區域震盪,若未能突破近期阻力,短線仍可能出現小幅回調。根據 Investing.com 的走勢報告,若價格跌破 3,765 美元╱盎司,將可能加速調整動能。展望後市,關鍵在於美國的通膨數據(尤其 PCE 指數)與就業報告能否支撐市場預期的貨幣政策鬆動。如果通膨回落、經濟動能放緩,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可能重燃,黃金有望續漲;若數據強勁、美元反彈,則黃金可能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