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24日至本週31日下跌5.56點(-0.061%);德國市場下跌230.46點(-0.949%);法國則是下跌46.31點 (-0.592%)。
本週歐洲股市在企業財報與貿易消息交織影響下,整體呈現震盪整理格局。週四收盤創下逾一周以來新低。Ferrari 股價單日大跌約 11.7%,為上市九年來最大單日跌幅,Sanofi 亦下滑約 7.8%,均因不利財報及美國擴大關稅消息衝擊市場情緒。然而週末市場氣氛有所回暖。Safran 上調全年盈餘預期,漲幅達 4.8%,而 Rolls Royce 同步飆升 8.4%,都創下公司歷史新高推動 Stoxx 600 上漲約 0.4% Reuters。銀行類股持續上漲,Societe Generale 調高年盈餘預估,股價上升約 6.8%,西班牙 BBVA 表現亦亮眼,上漲逾 7%。從年初至今,Stoxx 600 已上漲約 8.3–8.4%,略超標普500 的表現。市場聚焦四大趨勢:出口導向股受強勢歐元拖累而落後、德國擬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帶動市場樂觀、小型股強勢崛起。值得注意的風險包括美國對歐盟商品實施 15% 新關稅衝擊部分科技、汽車及消費類股,使飲料與奢侈品牌承壓;銀行與工業等國內驅動型標的則相對抗跌。總結: 本週歐洲股市先弱後強,雖遭財報與關稅壓力短暫打擊,但金融、工業與部分科技成長股帶動晚段反彈。展望下週,投資人將關注對未來貿易談判進展、銀行股盈餘續強態勢與歐元區宏觀數據發布,作為判斷後續走勢的關鍵指標。
本週歐元兌美元(EUR/USD)整體呈現偏弱格局,匯率自週初約 1.1830 高點迅速下調,至週中觸及 1.1518 近一個月低位,週線跌幅約 2%,創近三年來最大單周回檔。此為歐元本年首次月度下挫。
壓力主因是近期美歐達成涉及 15 % 關稅的貿易協定,市場擔憂該協議對歐洲出口產品不利,資金轉向美元避險資產。此外,美國發布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並維持鷹派政策語調,加強美元支撐。另一方面,歐洲央行(ECB)雖維持利率於 2% 不變,但因通膨率穩定且接近目標區間,市場已大幅下調年內降息預期,進一步削弱歐元上行動能。技術面來看,EUR/USD 下探並接近 1.1400 支撐區,短線若續跌,可能挑戰 1.1360–1.1325;反彈阻力則在 1.1550–1.1600 區間附近。總結來說,本週歐元顯著承壓,主要受制於美歐貿易協議對歐元區的負面預期與美元強勢;下週需密切關注 Fed 與 ECB 的政策會議語調、以及美國與歐元區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這些將決定後續匯價走向。
北美
北美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24日至本週31日S&P500下跌23.96點(-0.377%)、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下跌562.93點(-1.260%)、Nasdaq指數上漲64.49點(0.306%)。
本週美國股市整體氣氛由多頭主導,但後段出現整理壓力。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雖於週中創下歷史新高,但週末受壓回吐漲幅,整體表現偏向震盪整理。
推升市場的關鍵動能來自科技巨擘 Microsoft,該公司財報亮眼,股價當日上漲約 8.5%,市值衝破 4 兆美元,成為科技成長行情的象徵 。AI 與雲端服務收入創高,增添投資人對整體科技板塊信心 。
然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九月降息的可能性持保留態度,指出就業與通膨仍然強勁,削弱市場對短期寬鬆預期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市場穩定,初請失業金持續低位,顯示 Fed 仍以數據為導向,暫無降息急迫性 。本週市場亦受到美國宣布多項新關稅影響,提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包括對韓國、印度與巴西等國的高額關稅措施,多元政策風險引導部分資金轉向避險資產 。總體而言,雖然企業盈餘與科技創新支撐美股續漲,但政策與貿易風險仍構成潛在壓力。短期而言,投資人未來觀察重點將是包括下週財報公布節奏、聯準會言論走向及 Fed 下一步決策方向。
本週美元指數(DXY)呈現穩健走強走勢,收於約100.03,為自五月底以來最高水平,並有望締造今年首個月度收紅。美元強勢主要受到聯準會(Fed)留意就業與通膨數據、延後降息態度清晰的支撐。在政策面上,Fed於周中宣布維持利率不變(4.25%–4.50%),主席鮑威爾明確表達對九月降息的不確定性,市場將年內首次降息機率調整下來,形成對美元的長線支撐 。此舉抵消了總統川普要求聯準會降息的壓力,凸顯央行獨立性的重要性。貿易局勢方面,美國與歐盟、日本等達成多項協議,降低全球貿易衝突不確定性,提升風險偏好,導致部分資金短暫轉向風險資產,但美元因利差優勢與風險定價仍維持強勢。技術面而言,美元指數已突破短期重要阻力區域,多頭格局穩固。但投資人也因應夏季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劇,逐漸轉趨防禦布局。本週美元表現強勁,受到聯準會延後寬鬆預期與美國經濟顯示韌性支持,並借助貿易局勢改善提振風險偏好。未來需密切關注 8 月就業、通膨數據及 Fed 語調是否延續鷹派,這將牽動美元短期後續動能和支撐力。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本週24日至本週31日,中國上證指數下跌32.52點(-0.902%)、日經指數下跌1102.84點(-2.637%)、韓國指數上漲54.99點(1.724%)、恆生指數下跌893.85(-3.482%)、台灣加權數上漲168.79點(0.722%)。
本週亞洲股市普遍承壓,受美國宣布對多國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影響,市場風險情緒轉趨保守,資金轉往防禦型標的。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週線下跌約1.5%,為近一個月來最大週跌幅。台灣與韓國成為此次關稅政策的焦點。美國於週初宣布自8月起對韓國出口的汽車、電子零組件等加徵最高15%的報復性關稅,引發韓股重挫,KOSPI本週下跌逾1.6%。台灣方面,則是在今(8月1日)公布20%的暫時性關稅,台股一開盤即下挫近400點,所幸盤中中小型股拉升,指數呈現開低走高。中國與香港市場則因中國製造業PMI不如預期,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特別是銅價回跌),投資氣氛轉弱,滬深與?生指數均呈現震盪整理。印度市場同樣面臨資金外流與盧比走貶壓力,外資對關稅不確定性感到審慎。日經225則在上周接近史高後拉回整理,受惠於日美汽車關稅協議定案,關稅維持15%水準未再調高,汽車股短線回升支撐指數。整體來看,亞洲股市本週反映貿易政策衝擊,短期波動加劇。後續市場將密切關注中美與美歐貿易談判是否延伸至其他產業,以評估風險偏好是否有機會回升。
本週亞洲貨幣普遍走弱,美元強勢回升成為主因,尤其受美國宣布對台灣與韓國實施新關稅壓力衝擊。韓元兌美元本週貶值約 1.5%,在美國對韓出口商品加徵 15% 關稅後,韓元承壓明顯;台幣也跟隨下滑 0.6%–0.9%,雖接獲台灣宣布此為暫時性稅率且期待後續談判下調,但市場風險偏好受損。總結而言,本週亞洲貨幣整體呈現貶值格局,主因來自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避險需求與美元升值。未來需關注台韓與美國的後續貿易談判進展,以及 Fed 的政策語調是否繼續維持鷹派調性。若美元延續強勢,亞洲貨幣短期恐延續修正壓力;若談判出現利多,或可迎來反彈契機。
原油市場
本週原油價格整體呈現震盪偏多格局,市場對俄羅斯供應風險與美國貿易政策震盪態度保持高度敏感。Brent 與 WTI 週線上漲逾 5%,Brent 重返約 72–73 美元╱桶,WTI 升至約 70 美元╱桶,創近五週高點。
供給端擔憂主要來自川普宣布可能於10–12天內對購俄油的國家實施至100%額外關稅,預期直接打擊印度與中國等主要進口國,市場由此預測供應將受限,油價短線迅速反彈。此外,歐盟新制裁進一步針對俄國成品油出口,加劇柴油供應緊張,尤其影響與經濟活動相關的原油需求。庫存數據方面,美國 EIA 報告顯示原油庫存意外增加約 770 萬桶,但汽油庫存大幅下降,顯示夏季駕駛旺季需求強勁,因此對油市影響中性偏正面。展望未來,需關注兩大觀察指標:首先美國對俄次級制裁及是否真正落實,將左右未來市場供應預期;其次 OPEC+ 8 月增產計畫與後續產出決議亦可能引導油價方向。若地緣政治繼續升溫或庫存驟減,原油仍具挑戰 74–75 美元上方阻力的機會;若政策風險緩解,價格可能回落至 68–70 美元區間修正。
黃金
本週黃金市場呈現承壓回調格局,週線累計下跌約 1.3%,截於每盎司約 3,292 美元,為近一週低點。即便週中一度觸底反彈,但終因美元強勢與市場風險偏好轉強而未能翻轉整體走勢。本周初美元躍升至近兩月高點,使黃金作為非收益資產之吸引力降低,尤其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並偏鷹派態度,令市場對九月降息預期顯著下降,更抑制黃金需求。不過,週末因 U.S. 公布新一波對多國高額關稅消息,貿易不確定性升溫,短暫提供避險性支撐,使金價反彈至約 3,295 美元,仍處於低位區間整理。供給與需求基本面方面,金投資熱度持續攀升,2025 年 Q2 全球金需求年增約 3%,其中 ETF 資金流入激增,是近年最旺季之一,惟印度實物需求重跌至五年新低;顯示購金結構正從飾品轉向投資型資產。整體而言,黃金短線維持區間震擺,以下關鍵事件具主導性:聯準會未來語調變化、美國非農就業與核心PCE數據、以及全球貿易與地緣政策變數。若美元疲軟或風險事件升溫,黃金仍有測試 3,300 3,350 美元 上方阻力的潛力;反之則可能延續回落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