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降息後對各類資產的影響 2025/09/19
前言
聯準會主要受到就業市場與通膨指標決定是否降息,近期美國公布8月的就業數據,都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有降溫的現象,小非農的ADP就業報告顯示8月民間就業人數僅增加5.4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6.8萬人的低標,官方統計局的非農就業報告也顯示,8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7.5萬人,失業率更上升至4.3%,再者,美國統計局更下修截至今年3月過去一年以來的非農就業人數91.1萬人,是歷年來最大下修規模,更加說明就業市場早已疲軟。8月的通膨數據則相對較能控制,8月的PPI月減0.1%,遠低於市場預期上升0.3%,年增2.6%也低於市場預期的3.3%,顯示生產者的通膨壓力下降,儘管關稅戰使生產成本上升,但目前轉嫁至消費端仍有限,強化市場對聯準會的降息預期,而8月的CPI年增2.9%,雖然仍高於2%的警戒線,但符合預期,不影響9月的利率決策。
在公布利率決策前一周,FedWatch顯示9月降息1碼的機率超過9成,降息2碼的機率約5%,是今年首次降息,以下將以去年降息後的歷史經驗,預期此次降息1碼對各類資產的可能影響。
一、 降息對股債市、美元走勢與其他國家利率水準的影響:
一般而言,降息屬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經濟放緩時刺激消費與投資,企業的借貸成本降低有利於企業的營利,並降低投資人的借貸成本促使資金向市場流動,對於股市而言屬利多消息,由於未來降息有助於資金流入成為股市上漲的動能,故在降息前會有預期心理,通常會有一波資金卡位的漲勢,也是投資人對市場的樂觀情緒。
觀察去年9月至12月降息前後的美股(S&P500指數)與台股(台灣加權指數)走勢,在降息前,S&P500指數有明顯的一小段上漲趨勢,並在降息後持續上漲,其中9月與11月的降息皆在降息當天創歷史新高,12月的降息則是在今年1、2月創歷史新高;此次降息前,S&P500指數從今年4月的最低點一路反彈,6月底至今持續創新高,並且在9月初就業報告出爐時,疲軟的就業市場讓市場更加篤定聯準會降息,截至9/12的月報酬上升1.92%,有機會扭轉9月股市下跌的魔咒。台灣加權指數跟隨美股的趨勢,同樣在上漲前皆有漲勢,但皆未創歷史新高,且台股在去年9月至今年2月處在盤整區間,相對美股而言,缺少上漲的動能,直到3月,外資大幅賣超,開始跌破盤整的箱型區間,並在4月跌至最低點,但在5、6月的大幅反彈下,台股在8月中創歷史新高;在今年聯準會降息前,台股9月截至9/12的月報酬已大幅上漲5.12%,遠超過S&P500指數的漲幅。由於此次降息前,美股與台股都在創新高,股市已先反應市場對降息帶來的資金寬鬆效果,預期短期股市會有高檔獲利了結的賣壓,但長期而言則會延續歷史經驗,有機會迎來新一波的上漲週期。
對於債市而言也屬利多消息,特別是長債,債券利率下跌會使目前較高利率的長債更有吸引力,導致長債需求上升,推升債券價格,從存續期間來看,長債對利率的變動較短債敏感,故利率下降將使長債價格上漲的幅度高於短債,可透過買低賣高賺取價差。
從美國2年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可發現,在去年9月降息前,殖利率大幅從4.5-5%下降至近4%左右,皆遠低於三次的降息的水準,故在這三次的降息下,2年期與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呈現走揚狀態;然而,聯準會今年因通膨仍高於2%警戒線,且憂慮川普的關稅戰有潛在的通膨風險,故暫停降息步伐,直到今年8月底9月初,美國勞動市場的就業數據明顯惡化,市場篤定將降息,債市已率先反應,2年期與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同步走低,且9月截至9/15,10年期殖利率的下跌幅度0.21個百分點高於2年期0.1個百分點, 預期未來重新開啟降息循環後,長天期債券的價格有機會持續上漲。


對於美元走勢則為利空消息,因為降息使存款利率下降,投資人傾向將美元換成高利率的外幣或尋找高回報的市場,使美元貶值,美元指數在今年以來自109的高點一路下降至97,除了5月有小幅站上101,6月後美元指數皆無法升破100,預期未來降息循環再次啟動下,美元指數仍呈現偏弱格局;對於其他國家,當美國降息,與其他國家的利差擴大,就會促使資金從美元流出,使其他國家的匯率趨向升值的狀態,尤其是受美國影響較明顯的新興國家,但仍要視不同國家的利率政策,是否有與美國利率的利差擴大。對於其他國家的利率政策,由於會影響到當地匯率的穩定度,尤其是以美國為出口國的國家,故除了考量當地的經濟、通膨、就業狀況,也會考量美國的利率決策,如歐盟、台灣、南韓、日本等,以此次美國降息來看,目前9月有利率決策的歐盟、台灣、日本皆按兵不動。
二、 降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美國降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從原油與黃金來看,理論上皆是利多消息。在油價來看,石油的價格因素受到市場供需、全球經濟等多方的影響,降息僅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如果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僅看降息對油價的影響,由於降息會降低資金的借貸成本,促進經濟活絡,市場對原油的需求上升,油價就會跟著上升,降息對於油價屬利多消息;但實際上仍受其他變數影響,去年三次的降息中,在降息前WTI原油期貨皆有預期降息前的漲勢,降息後,僅有9月與12月WTI原油期貨有明顯的漲勢;然而,目前的石油狀況仍受OPEC+的增產政策與中國大陸的原油需求疲軟,導致供過於求的現象,自今年4月起,OPEC+開始增加每日的石油產量,從4月每日小幅增產13.8萬桶,擴大到9月每日增產54.7萬桶,以捍衛其成員國的市佔率,儘管最新10月決議每日增產下降至13.7萬桶,但川普仍訴求油價處在下緣以壓低整體通膨率,預期至今年年底,原油需求仍低於供給,整體油價仍處偏弱格局,故預期降息對油價的激勵程度有限,今年以來截至9/12, WTI原油期貨已下跌12%,呈現疲弱的走勢。

降息對金價的影響會因為美元走貶,吸引投資人將資金轉為持有黃金以保持購買力,且降息代表經濟景氣的轉弱,推高市場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進而使金價上漲,在去年的三次降息,黃金期貨在降息前與降息後皆逐步走高,上次12月降息後,黃金期貨的價格持續上漲至今年4月初,在今年4月中至8月出現盤整期,而在9月初的就業數據出爐後,市場更加確立對聯準會的降息預期,金價在9月升破盤整格局,並延續去年逐步創新高的走勢;另外,推升金價創新高的原因,除了降息,另一大部分是各國央行近年對黃金需求的買盤,降低對美債的儲備並提升具保值性的黃金,也是推升金價創高的主要原因。

總結
美國對於世界金融是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牽動著美元與各國經濟的表現,美國在今年9月首次延續去年12月的降息步調,降1碼至4%-4.25%水準,降息代表著美元趨貶,使資金轉往股債黃金等資產,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利息支出下降,基本上有利於股市、債市、房市的資金活絡,股市與債市通常會因降息預期,在降息前提早反應,在降息後股債市會依市場資金動能與最終的利率水準調整,房市則會在降息後,因購屋族的每月房屋利息支出下降,間接提升購買力,有助於提升買房意願,主要對美國的房市影響較為顯著,但美國房市目前依舊低迷,9月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房產市場指數32,仍是悲觀狀態且為2023年以來的低點,後續仍需觀察降息的激勵是否能降低經濟放緩對房市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