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本週歐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英國25日至本週1日下跌80.60點(-1.065%);德國市場上漲59.86點(0.379%);法國則是下跌91.84點(-1.270%)。
歐洲綜合指數本週下跌0.202%。歐洲指數歷經數日下跌後終於在昨有初步止穩的跡象。同時國際情勢也稍微緩和下來。美國債務上限協議於眾議院通過,緩和市場情緒。德國今年第一季因家戶削減開支因應能源、食品價格飆漲而出現經濟下滑,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德國進入衰退,讓歐洲經濟拉警報。德國佔歐元區經濟產出近30%,拉出衰退警報也使得歐元區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根據本週通膨數據顯示,法國5月CPI月增-0.1%,年增5.1%,較預期低。德國市場也是呈現雙降的情勢顯示通膨數據稍稍得到緩和。另一方面,法國及德國及整個歐元區的5月份製造業PMI終值則維持在榮枯值50以下。製造業經濟數據持續呈現萎縮也是德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主要原因。政府面臨困難抉擇,一來是經濟數據若持續呈現擴張,恐讓通膨難以下滑,如今的狀態可能還在升息末端與通膨和緩下滑的過渡期。
貨幣市場方面,本週歐元相對美元上漲0.392%,終止連續數週的下跌。原先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帶給歐元區沉重壓力,然焦點依舊將回到升息與通膨的議題上。歐元區仍舊面臨相當沉重的通膨壓力,預期升息循環尚未走到末端,歐元看漲。
美國
本週美國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上週25日至本週1日S&P500上漲69.74點(1.680%)、道瓊工業指數指數上漲297.32點(0.907%)、Nasdaq指數上漲402.89點(3.173%)。
美國股市本週漲跌互見,那斯達克指數依舊表現最強,三大指數同步翻多。在兩黨支持下,財政責任法案31日晚間以314票對117票通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參議院將繼續開會,直到這項法案被送到拜登總統的辦公桌上。不確定性消失使得三大指數同步上揚,同時科技股為佼佼者,由於AI熱潮燃起,輝達成為每股領頭羊。經濟數據方面,ADP數據顯示,5月私人就業人數成長超過經濟學家預期,而上周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美國就業人數遲遲無法下降成為通膨難以快速下降的隱憂。距離下一次FOMC會議又只剩下十二天的時間,近期對於是否在升息市場眾說紛紜。根據Fed Watch數據來看,維持在現有利率的機率高達70%,若能維持利率於此水平,市場壓力也可以減少很多。
美元指數(DXY)自上週25日至本週1日下跌0.662%,來到103.55。Fed watch顯示六月份升息機率不高,維持現有利率機率高達七成以上,因此美元指數自104跌落,預期將回到前波低點整理區間。
亞洲
本週亞洲市場就大盤指數來看,25日至本週1日,中國上證指數上漲3.10點(0.097%)、日經指數上漲346.88點(1.126%)、韓國指數上漲14.48點(0.567%)、恆生指數下跌530.01點(-2.827%)、台灣加權數上漲220.25點(1.354%)。
亞洲股市本週漲跌互見,日本、韓國及台灣市場表現上揚,受到美國科技股激勵,亞洲以電子股為主的三個主要市場皆表現上揚。陸港股則表現略顯疲態,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4月份的49.2,下降至48.8。由於指數低於50榮枯關鍵水位,顯示製造業呈現萎縮態勢。疫情後即便中國以降準來刺激經濟,但經濟活動復甦進程似乎沒有很順利,港股及陸股與各國市場走勢也大相逕庭,顯示資金流向主要市場的同時,港股及陸股並未受到特別青睞,在國際股市表現強勁的環境下,研判未來鹿港股反彈的機會並不高。而AI熱潮持續延燒,判斷將成為未來幾年全球熱門的產業主軸,日本、韓國及台灣市場預期將同步受到激勵。
貨幣市場方面,日圓相對美元上漲0.910,日本4月的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生鮮食品的CPI)年成長達3.4%,增幅又高於上個月的3.1%,但日銀4月公布的經濟、物價情勢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度CPI只比上年增長1.8%,2024年度將增長2%,2025年度將增長1.6%,因此,日本現在的通貨膨脹,比起日本設定的通膨目標2%,還差相當的距離,並不具備升息以控制物價的條件。日圓今年以來表現較弱,不過在美國升息暫緩可能性高的環境下,該貨幣要破底應該有相當大的難度。
大宗商品
原油期貨本週下跌2.408%,來到70.10。全球股市雖然溫和上漲,但由於經濟數據疲弱,因此今年以來基礎原物料價格備受壓抑,原油期貨首當其衝,OPEC+先前減產刺激的漲幅已完全被吞噬。未來,關注焦點仍在經濟前景的的發展,而現今許多主要國家,尤其中國及歐洲市場製造業PMI皆低於榮枯值50,短期內原油要強勢反彈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黃金期貨方面於本週上漲2.697%,來到1995.50。黃金期貨靠近先前盤整區進行止跌,同時美元也在昨天開始下跌,預期將能帶給下週黃金漲勢助力,高點突破仍舊可期。